保持年輕態(tài),爭當樂活老人
當歲月流逝、年華不再時,
我們會懼怕老去。
其實,真正的老去不在年華,
而在心理。
心若年輕,何懼歲月?
老年人若要建立積極、健康的老齡觀,需要注意以下心理問題。
自卑心理
案例:王大媽一退休就從老家來到北京幫著兒子帶孩子。盡管以前來過幾次,但都是小住。這次是常住,出行、購物、買菜做飯,都和老家不一樣。王大媽總擔心用不好門禁卡,怕自己的家鄉(xiāng)話不被人理解……原本就不自信的王大媽顯得很自卑,一言一行總是小心謹慎,生怕做錯什么。
點評:很多老年人和王大媽一樣,退休之后來到異地生活。這些地方有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新鮮事,讓人既新奇又緊張。在適應異地生活的過程中,老年人容易出現(xiàn)自卑心理。對于新生事物,老年朋友要樂于接受和勇于嘗試,嘗試成功后獲得的成就感,有助于消除自卑心理。特別是電子產品,開始學習時會有一定難度,可一旦掌握了,還是會帶來很多便利的。兒女們也要幫助老年人多嘗試、多學習。
無價值感
案例:張老師是個老專家,退休返聘幾年后出國去陪了孩子兩年,再回來時已經年近七十,欲繼續(xù)返聘,卻被原單位婉拒。張老師覺得難以接受,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了,甚至產生了被拋棄的感覺。
點評:當退休真正到來時,老年人雖有心理準備,但也難免會有失落感。退休意味著社會身份的喪失,此時老年人需要接納自己、接受現(xiàn)實。從積極的角度來看,老年人退休后雖然不能繼續(xù)在職場創(chuàng)造價值,但是時間完全屬于自己了。這份自由是非常寶貴的,可謂有失有得。老年人可試著將生活重心從工作轉移到自身。工作只是定義人生價值的方式之一,而不是全部。
黃昏心理
案例:葛奶奶在七十一歲的時候,就開始擔心自己,一遇到感冒發(fā)燒,就會說“我快完了,這是要叫我‘走’呢”。雖然每一次都化“險”為夷,但葛奶奶還是過得提心吊膽。
點評:有的高齡老人或身體狀況不佳的老人常有消極心理,認為自己的生命進入了尾聲,有一種日薄西山、人生遲暮的惆悵感。特別是到了“七十三”“八十四”這種所謂的“坎”,就更擔心自己會過不去。如果這種心理狀態(tài)已經嚴重影響了生活,就應嘗試去改變,讓積極的心態(tài)帶給自己快樂的生活。
老年人應建立積極的老齡觀,爭當樂活老人,具體要做好以下兩方面。
01破
生活中,有一些關于老年的刻板說法,比如“人到七十古來稀”“人老皮膚松,干啥也不中”……實際上,現(xiàn)在很多六七十歲的人,無論精力、體態(tài)和樣貌,看起來并不顯老。所以,老年朋友不要用這些說法來催眠自己,否則就會不知不覺地過度強化“老年”的標簽,夸大自己的衰老,放棄對新生活、新事物的好奇和參與。
老年人要警惕這種心理上的自我設限。頭腦中若沒有了那樣的自我限定,人生就會自由很多。一些積極樂觀的老年人,七八十歲依然會保持年輕的心態(tài),他們會去環(huán)游世界,會穿著時尚地走上T臺……忘記了年齡,也就忘記了衰老。
子女也不必過于強調父母的年齡,不必刻意讓父母什么也不干,讓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。這樣與父母相處的模式,會淡化父母年老的感覺。
02
隨著年齡的增長,有些老年人會變得固執(zhí)守舊、難以被說服。他們明知道一些新生事物很好,卻不愿意去體驗,習慣于已有的生活方式,習慣于舒適區(qū)的簡單、熟悉和安全,不愿離開。固執(zhí)意味著拒絕改變、拒絕嘗試、墨守成規(guī)、自我封閉。固執(zhí)守舊會隔離老年人與這個世界的文明與美好。
老年人對自己的固執(zhí)要有所警惕,并嘗試改變。例如,有一個老人,曾經不敢使用智能手機,后來在孩子們的幫助下,終于可以熟練操作了?,F(xiàn)在的他不僅可以上網(wǎng)買菜購物,還可以在網(wǎng)上追劇消遣。老人嘗到甜頭后,便感嘆科技文明給現(xiàn)代人帶來的方便。
除此之外,有些健康的行為也要建立并強化。
養(yǎng)成閱讀習慣。大腦和肌肉一樣,也有用進廢退的特點。老年人要多閱讀、勤記憶、常用腦。這不僅會延緩衰老的進程,還有助于睡眠,豐富精神世界。
保持社會交往。人是社會性動物,原本就有歸屬的需要,有與他人交流互動的需要。老年人可以積極參加社區(qū)活動,和朋友聊天、下棋、曬太陽等。這樣不僅能排解孤獨,還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。如果遇到想不開的事情,別人的一句話就可能讓自己茅塞頓開。
多做戶外運動。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如散步、太極、健身氣功等,量力而行。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增強肌肉力量,改善情緒和睡眠,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很有好處。